星期

2020年04月23日

基于《清平乐》剧情,多角度深度剖析“太平宰相”晏殊的处世智慧

2020-04-20 14:26:19 来源:互联网 阅读:-

最近,随着电视剧《清平乐》的播出,网友们对于该剧的好评率也在直线攀升,不断引发热议。关于这部剧的解读其实已经有了很多,但是我发现深入单一人物的解读却比较少。

剧中,除了有环环相扣的剧情引人入胜,还有严谨、考究的宋朝服饰、民风民俗,而那些以往只能在语文书中看到的名人志士,也成为了该剧的一大看点,譬如决不曲意逢迎的直臣范仲淹、桀骜不驯的才子欧阳修,当然,还有今天我想跟大家主要探讨的这位,被后世誉为“太平宰相”的朝廷重臣——晏殊。

我之所以想谈晏殊,是因为晏殊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为人处世之道。其实在历史上,真实的晏殊一生都仕途平顺,是少有的“富贵闲人”,可这个“富贵闲人”可不是这么好当的。要知道,晏殊是皇帝身边的近臣,古语有云“伴君如伴虎”,加之朝中前有太后垂帘听政、后有吕相权倾朝野,晏殊所处的官场实则并不太平。如果不是深谙处世之道,又怎会有后世人称其为“太平宰相”呢?

于是,现在便有很多人评价晏殊是深谙世故、处事圆滑之人。但在我看来,晏殊一生为人中正,他并非圆滑,而是外圆内方,他不参与群臣之辩,并非逃避责任,而是在权衡利弊之后,懂得用最合适的方法去面对问题。

下面,我就从电视剧中的情节出发,为大家深度剖析晏殊的行事思维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处世智慧。

基于《清平乐》剧情,多角度深度剖析“太平宰相”晏殊的处世智慧

一、晏殊首次被贬:给他人台阶,既是保住了他人的颜面,也是在给自己铺陈后路

在《清平乐》中,晏殊第一次被罢黜是因为上书反对太后升张耆为枢密使而导致的,但从晏殊与官家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,反对太后的举动是晏殊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”,他当然知道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,所以便早早收拾好了行李准备出京。

但在这期间,晏殊却做了一个非常明智的举动,那便是在玉清宫外用朝笏撞折了侍从的门牙。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明智之举,晏殊这么做的理由又是什么?


  • 其一,晏殊这么做实则是为顾全皇家颜面,给太后找台阶下

晏殊作为一名臣子敢公然反对太后的决策,本就是以下犯上之举,在古代,这样的行为是当严处的。但如果太后真就此事贬谪了晏殊,那么日后,朝堂之上恐怕就再无敢说真话、直言上谏之人了,可若不罚,皇家的颜面何存,威严何在?

此时,晏殊非常明白太后所处的两难之境,于是才故意造出撞折侍从门牙的事端来,正好为太后找了个台阶下。如此一来,太后既维护了皇家的颜面,又保障了朝堂谏官的权利,这也是为什么当太后听闻此事时,称赞晏殊是个“妙人”的原因。

基于《清平乐》剧情,多角度深度剖析“太平宰相”晏殊的处世智慧

  • 其二,晏殊这么做也是在给自己铺陈后路,为自己争取更多主动权

晏殊自知上谏冲撞太后,受罚是在所难免的,但与其只能眼巴巴地听后处置,使自己陷入完全的被动,不如主动找个由头,为自己安上个不大不小的罪名,由此,不但自己能够反客为主,且太后还要欠他一份人情,必然不会重罚于他。

果不其然,本该严惩的晏殊最终只是以狂傲浮躁的罪名被落为了枢密副使,改知应天府,而后他很快又被仁宗提拔入了京。

晏殊凭借他的处世智慧,在不得已而为之的困境之下还能反客为主,把自己可能受到的风险降到了最低,足以见得他心思缜密。而他的这种做法对于身处职场的我们来说也同样受益。

在职场中,当我们面对上司的错误决策,不得不当面提出反对意见时,我们同样也要注意为上司留有余地。因为即使你句句在理,成功地驳回了上司的计划,甚至为公司挽回了可能产生的损失,但你的上司却丝毫不会因此而感激你,因为你的行为让他彻底陷入了两难之境。

他若不对你做出惩罚,自己丢了脸面,往后他在其他下属面前也就没有了威信;而若他对你做出了惩罚,公司的其他员工看在眼里,惩罚有功者必会惹人非议。

使领导陷入两难窘境,不但对他的工作造成困扰,自己以后的日子恐怕也不会好过。因此,我们在提出某种建议前,应当先站住领导的处境想一想,发言时注意为他人留有台阶,避免对方陷入尴尬窘境。

为领导留有余地,不但能使领导对你心存感激,且能使他对你的能力有更进一步的认知,甚至有机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掌握更多主动权。利己利他之事,何乐而不为?

基于《清平乐》剧情,多角度深度剖析“太平宰相”晏殊的处世智慧

二、晏殊主动提罢黜:舍“小我”,成“大我”,将目光放长远,才是谋求长久发展的秘方

晏殊面临的第二次罢黜,源于皇帝生母李宸妃一事。剧中,八大王大闹太后灵堂,大骂晏殊是奸贼之首,明知太后并非官家生母,却隐瞒实情,犯了欺君之罪。次日,晏殊便向官家主动提出请辞,要求将他贬黜出京。

晏殊这一举措,相信大家都能看出他是为了顾全帝王形象、稳固朝局而做出的自我牺牲。通过这一次的主动求贬,不但是身在其中的官家,就连作为观众的我们,也无不钦佩这位忠君之臣的大义之举。

而透过晏殊的这一举动,我们又能从行为表象的背后看出些什么呢?


  • 从个人得失上看,晏殊失去了地位却赢得了君心

晏殊被贬,无疑损失了他在朝中的地位和威望,在当时的社会舆论中也必将遭受抨击,但如果不是他在关键时刻挡在了皇帝身前,今天被辱骂的便是皇帝自己,由此,他赢得的是皇帝的信任和亏欠感。

那么这笔盈亏交易到底值不值得?答案昭然若揭。毕竟皇帝才是掌握绝对权力的那个人,赢得了他的信任,还会愁自己将来没有东山再起之日吗?塞翁失马焉知非福。不得不说,晏殊这招以退为进,不但做到了一位身为臣子的责任和义务,还通过赢得君心,变相稳固了自己在朝中的地位,实为高明之举。

基于《清平乐》剧情,多角度深度剖析“太平宰相”晏殊的处世智慧

  •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,晏殊舍小利而为大家,是极有远见之举

表面上,晏殊是为了皇家颜面不惜牺牲自己,而往深处讲,则是他知道将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前,懂得舍小利以谋远,其大局观可见一斑。

身为大宋朝臣,晏殊深知如果大宋的江山不稳,便不可能再有自己的一席之地。他若此刻不肯做出自我牺牲,那么帝王的统治便会动摇,即使一时保住了自己的地位,却并非长久发展之计。他以自身的利益换来的是大宋江山的稳固,这种牺牲小我,成就大家的精神,非有远见卓识之人而不能为之。

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经常也会面临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选择的问题。当我们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看问题时,大家都知道应该倡导以集体利益为先,但实际真到了需要我们抉择的时候,大多数人都会做出与之相反的抉择,表现出“事不关己”的态度。

这种抉择我们不能谓之为错,毕竟谁都不是圣人,为什么做出牺牲的人非得是我呢?况且个人只是集体中的一小部分,有时候即使做出了牺牲也达不到力挽狂澜的效果,俗话说“枪打出头鸟”,一个不慎反而会遭致骂名,因此谁也不愿意在这种时候站出来承担责任。

但在我看来,产生这种观点的人,多半都是站在一种短期发展的角度来看问题,缺乏长远利益的追求。善于站在大局上思考的人,往往更能意识到平台的重要性,只有集体利益得到了保障,个人利益才会有更持久的发展,有时候,勇于放弃个人眼前的小利才是真的智慧。

还是那句话,“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”,“舍”与“得”往往是并立而存的,舍不得“小我”,便成不了“大我”。

基于《清平乐》剧情,多角度深度剖析“太平宰相”晏殊的处世智慧

三、晏殊从不抢做“出头鸟”:为人处事应当外圆内方,守经达权,而不是处处显露锋芒

在《清平乐》中,晏殊与范仲淹是一对至交好友,惺惺相惜。不过,别看这两人在剧中似乎总是“你升迁来我遭贬”的状态,实际上,相较于屡次遭贬的范仲淹,晏殊在官场中的表现显得游刃有余得多,且两人性格上的差异,也直接导致了他们在历史上命运的天差地别。

当然,若要比精神上的高度,范仲淹显然比晏殊更值得后人敬仰,他的一片赤子之心放到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也是为数不多的佼佼者。但在为人处世方面,范仲淹这种直言不讳的作风使他吃了不少亏,而相比之下,晏殊的处事圆通反而更值得今人推崇。

这里提到的圆通,并不等同于圆滑,而是指外圆内方,守经达权,是一种中庸之道。老子曾说:

良贾深藏若虚,君子盛德,容貌若愚。

意思是擅长做生意的人,会隐藏他的宝物,不让人轻易得到;君子虽然品德高尚,可是表面上却显得有些愚笨。其实,老子是想以此来告诫世人:做人不要锋芒毕露。而晏殊正是这样一个做事不露锋芒之人。

  • 当范仲淹在朝进献《百官图》,怒斥吕相妄图一手遮天时,富弼、欧阳修等名士都纷纷做文力挺于他,而晏殊作为范仲淹的好友,却对于此事并未发表任何看法;
  • 当李元昊建立西夏蠢蠢欲动,朝中又缺少将才时,皇帝想让晏殊大胆主持朝局,发表言论,却发现他每次都是“进谏点到即止,应对惜言如金”,处处谨言慎行,不敢有违礼法。

由此可见,晏殊虽然博学多才,有治世之能,却在朝局矛盾最激烈时从不选择做那个“出头之鸟”。这时,便有人说他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而故意逃避责任,是圆滑世故之人,但若真是这样的人,又怎会做出主动请求罢黜,舍小我而成大家的举动呢?这显然是说不通的。

基于《清平乐》剧情,多角度深度剖析“太平宰相”晏殊的处世智慧

要读懂晏殊这一行为,便要再来说说前文所讲到的“外圆内方”了。首先,何为方?“方”是一个人做人的根基,是社会用来约束人而建立起来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。而“圆”不是圆滑、狡诈,而是一种圆融的处世之道。

古人云:有圆无方则不立,有方无圆则不达。从这个角度上看,范仲淹的做法是“有方无圆”的,他追求的是“宁鸣而死,不默而生”的人生态度,所以屡次遭贬,所谏之言也往往不予皇帝采纳;而晏殊则不同,他胸中自有正气,却不露棱角,懂得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把握自己的行为和策略,来应对复杂的局面。

在我看来,晏殊在“范吕之争”中是有态度的,不然他也不会在回京后立马进宫替范仲淹求情,而他没有发表言论,实则是他清楚皇帝当时并不想动吕夷简,且吕夷简确实有卓绝政见和手段魄力;而在西夏欲反之际,他处处谨慎,不愿多说,却是因为他不希望自己做第二个只手遮天的吕夷简,而是转而引导皇帝知人善用,自主把控朝局。此非大智慧之人哉?

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当如此,因为能力是一回事,为人处世又是另一回事,有的人明明能力很强,堪当大用,却因为过于显露锋芒,不注重处事方法,遭人厌弃,便难以取得成功。

当然,我们也不能为了迎合他人、拉拢关系而刻意去做曲意逢迎、溜须拍马之事,内心须有自己的一杆秤,事事有原则,才能保证初心不改,行于正道。


结束语

行文至此,我们再度回顾晏殊在历史上的一言一行,似乎处处充满着为人处世的智慧与哲思。作为仁宗的老师,晏殊处处替这位年轻的帝王着想,舍小利而顾大局,是仁宗身边指路的明灯;而作为范仲淹的至交好友,他不吝举荐,在自己落难时还不忘为朋友争取机会,是难能可贵的伯乐之才;作为朝廷重臣,他不参与党争,学识渊博却不露锋芒,是不可多得的国之栋梁。

又有如此渊博智慧的晏殊,安能不为“太平宰相”,心安理得做他的“富贵闲人”。


推荐阅读:移动硬盘的作用